本网讯(通讯员 续华杰)5月25日下午三点,大关县木杆镇漂坝村海子村民小组的竹林间,聚集了来自县镇村的干部及各村集体公司的相关人员和附近的村民,大家认真聆听着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西南林业大学筇竹研究院院长董文渊培训竹林管护。
当前正是竹子管护的最佳时节。董文渊教授的这场培训,就是为木杆乃至大关县竹产业的发展壮大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培训现场虽然一直飘着细雨,但是丝毫没有削减学员们的学习热情。
董教授在简要介绍漂坝村竹产业发展现状后指出,“以前的竹子都是野生的,随着近几年自然修复和人工补种,竹子的发育很好,各位乡亲也依靠竹产业致富增收。但是,我们目前还面临着对竹子管护方面的问题,所以,当前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做好竹子管护。竹林的寿命有80年,我们要做的就是竹苗栽下去的前四年的抚育工作,用四年的时间管四代人的生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干的。我现在附近的样板基地,一亩竹林约产笋900斤左右,竹林每年每平方可以收获1根竹竿,一亩约600根,每根均价10元,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这笔账。”
随后,董教授结合现场的竹林进行了详细的实践教学,从竹苗抽枝长叶到长定成林后如何管护进行了详细讲解。告诉大家,竹子管护就是要对竹林进行密度、结构调整,总结起来就是“剪小留大,剪老留嫩,剪近留远,剪细留粗”。培训现场,董教授细心指导村民进行挖沟定位施肥、盖土、施肥量等示范操作,同时指出周边竹林在管护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法。
对于竹林和黄柏、厚朴等植物混交的好处,董教授也做了解释,“植物混交有利于竹子的成长和防止病虫害,所以要适当抚育这些混交林植物。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少施化肥、不用农药、绿色生态发展的目的。”
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谢泽轩同志当起了助教,配合董教授的讲解做着示范和补充说明,使得培训更加通俗易懂。
参与培训的人员听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讲解示范完毕后,大家都想现学现用,纷纷争抢着亲自实践竹苗修剪、挖沟施肥、竹林管护。董教授现场对大家的成果进行了点评、指导,并通过漂坝村抖音直播平台进行同步直播。
通过此次培训,“用前四年的抚育换四代人的生计”的种竹理念,已在学员心中扎下了深根。
编辑:张华
责编:胡声宇
编审:徐靖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了解更多大关资讯。
主管:中共大关县委宣传部 主办: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870-3040153 投稿邮箱:dgxxwzx@163.com
滇ICP备案号:12004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