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互联网+企业监管”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 企业名录 - 大关新闻网

大关县“互联网+企业监管”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时间:2021-10-08 15:54:58    来源: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熊永旗 宋 波
  100周年.png
    大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指示精神,针对安全生产监测、监管、执法取证、应急救援、教育落实等难点,采取“六轮驱动”组建监管平台,将六类企业纳入平台监管,构建六个监管体系,建立六项制度保障工作落实。构建“互联网+企业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效能,达到安全监管数据可查、责任可究、风险可控、执法可依、效率可升、未来可期目的。
“六轮”驱动,组建监管平台
    政府驱动,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大关县“互联网+企业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指挥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组,整合资金108万元,建设政府指挥中心平台1个。企业驱动,全县41家企业,筹资 462万元,建设企业监管平台41个。社会驱动,通过招标方式,引进新安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运营管理平台。部门驱动,县应急管理局、税务局等11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和监管需要,协助指导企业建设平台。乡镇驱动,各乡镇负责辖区内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企业终端及通信传输的安装、调试工作,对企业终端进行监管。并开展综合整治工作、群众和企业的宣传教育工作。群众驱动,开通举报通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企业安全生产监督中来,提前预防、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六个”监管,构建监管体系
    将企业终端监管平台信息接入县级运营管理指挥中心,构建“互联网+企业监管”体系。“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构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实行生产经营活动在线动态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等行为,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水平。对企业一般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适时语音提醒、警告,责令立即整改。对拒绝整改或存在较大以上安全隐患的企业,线上远程取证,线下精准执法,远程指挥事故企业开展应急救援,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动态监管能力和行政效率。“互联网+高危领域监管”,构建高危领域监管体系。对企业现有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完善,对非煤矿山、危化和工贸等企业安全隐患重点区域在线监测预警。“互联网+自然资源监管”,构建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对企业批准开采范围与实际开采区域进行比对,在线监控矿山企业是否存在超层越界非法采矿、破坏水利设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占用自然保护区和公益林、未经批准占用林地、少批多占林地等违法违规行为。“互联网+生态环境监管”,构建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对企业环境污染物排放进行在线监控,实时掌握企业污染源排放情况,预防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互联网+企业运输监管”,构建运输监管体系。实施计量远程监控,源头整治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矿产品运输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物料泼洒等行为。“互联网+企业税收征管”,构建税收监管体系。实施过磅计量征税和远程监控,规范非煤矿山、工贸等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工作。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在线动态监管的方式,达到了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中。
“六类”企业纳入平台监管
    非煤矿山,正常生产经营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企业、三等以上尾矿库企业。危险化学品,正常生产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经营企业。烟花爆竹,从事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工贸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有色金属、有限空间企业、轻工等企业。建材行业,无矿山粘土砖生产企业,混凝土生产企业,高压蒸汽砖生产企业等。其他,需要纳入企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监管的企业。根据各行业的生产需求及生产经营特点,分不同层次纳入监管平台进行监管。
“六项”制度保障工作落实
    压实责任,根据各行各业生产的不同类别,列出县直部门、企业、乡镇责任清单,压实工作单位责任和责任人责任,依法依规开展数据接收、指导、监督、督查、执法工作。安全巡查,县巡查组不定时开展线上和线下巡查,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联席会议,出台了《大关县“互联网+企业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领导组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适时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平台运行情况、研究企业反映、企业申诉、联合执法、约谈,惩戒企业、监管漏洞、整治、价格定制、税费征收等问题,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平台有序运行。联合执法,制定了《大关县“互联网+企业监管”数字化智能化综合服务联合执法制度(暂行)的通知》,将六类企业纳入联合执法对象,执法部门视情况联合启动常规、专项、突发三类执法机制。群众举报,出台了《大关县安全生产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和处理群众举报、安全事故瞒报、重大安全隐患等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打整治,采取多部门联合针对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非煤矿山、高危行业领域、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区、有限空间作业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发现重大隐患和问题,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关停取缔、停产整改、上限处罚等措施。对构成犯罪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可”目标,“线上”“线下”联动
    数据可查。线上监管系统全天在线监控、记录企业生产操作过程,从源头上解决生产监测监管难的问题。截至2021年8月31日,通过24小时在线监管检查和线下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检查企业10000余次,发现企业违规作业1000余起。系统缴税逃逸报警34740车次,抓拍有效报警30576车次。其中:非煤矿山领域逃逸报警18276车次,抓拍有效报警16828车次;工矿商贸领域逃逸报警9186车次,抓拍有效报警7048车次;危化领域逃逸报警7278车次,抓拍有效报警6700车次。实现线上取证防偷税漏税的税务监管功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税收的“跑冒滴漏”。责任可究。通过系统锁定企业管理、生产、操作全过程,详实记录各环节责任主体、处理情况、处理结果,全面解决了监管执法取证难的问题,杜绝了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推卸责任,行业部门检查督查跑风漏气、敷衍了事,企业应付检查的现象出现。风险可控。互联网平台24小时监控,大幅度提升了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有效控制了安全生产风险,2021年纳入平台监管的企业未发生生产性安全事故。截至2021年8月31日,平台线上发现监管企业存在隐患1600条,均已通过语音对讲系统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立行整改。线下现场执法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1111条,其中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67家,发现隐患和问题250条,排查问题隐患数同期上升3.6%,整改率100%。检查烟花爆竹企业45家次,发现隐患和问题113条,排查问题隐患数同期下降38.3%,整改率100%。检查非煤矿山企业78次,发现隐患和问题327条,排查问题隐患数同期上升30%,整改率57.2%。工贸行业检查企业86次,发现隐患和问题421条,排查问题隐患数同期上升19.4%,整改率62.8%。执法可依。平台系统植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等相关法律规定条款及行业操作规程,同时县级行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并植入系统,一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工作制度,违法操作,系统立即报警并将图像数据记录保存,源头上提供了执法依据,实现了执法可依。2020年全县安全生产领域共实施行政处罚5次,共处罚款62.66万元。截止2021年8月30日,全县安全生产领域共实施行政处罚9次,共处罚款121.29万元。效率可升。“互联网+企业监管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简单快捷,通过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视频监控、远程会商和指挥调度等功能。利用简明的检查索引,可对全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息进行管理,实时调阅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情况。直接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自动生成执法文书和问题清单,并可通过蓝牙打印机进行无线打印。省时省力,系统不仅可以将监管人员从资料收集和文书制作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及时准确做出应急决策指挥、命令部署和实时沟通,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科学处置,大幅度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应急响应水平。降低成本,有了线上监管平台,大幅度减少线下安全生产监管及综合监管的频次,减少了因执法检查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企业的迎检频次。未来可期。“互联网+企业监管”成功运用,为大关大数据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基础,下步将以“互联网+企业监管”平台为依托,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互动等措施,进一步整合公安、教育、卫生、住建、宣传等资源,构建“互联网+N”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食品安全、农贸市场安全、学校食堂等重点餐饮单位后厨安全纳入监管,推进大关“智慧城市”、农村“应急小喇叭”建设,为大关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奠定管理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安全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治理平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pg学党史封面.png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文明城市.png标语3.gif

责编:龚睿

编审:徐靖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了解更多大关资讯。

 

 

二维码.jpg

主管:中共大关县委宣传部     主办: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870-3040153     投稿邮箱:dgxxwzx@163.com

滇ICP备案号:12004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