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贤芹:擦亮筇竹文化品牌 文创助力乡村振兴 - 奋斗者·正青春 - 大关新闻网

欧贤芹:擦亮筇竹文化品牌 文创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7-06 16:43:08    来源: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华奇 杨德强
        本网讯(记者  杨华奇  杨德强)近日,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云南省选拔赛暨第三届“创翼云南”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在昭通市赛区中脱颖而出,并荣获云南省选拔赛“三等奖”,顺利进入国赛。

_MG_6107.jpg

        说起参赛经历,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贤芹无比激动。她说,从申报准备到昭通市赛区初赛再到云南省选拔赛,整个过程时间紧、压力大,比赛经历坎坷,排名起伏跌宕,过程惊心动魄,结果让人兴奋不已。进入国赛,将进一步打响“中国筇竹之乡”名片,推进“筇竹迈步产业路,文创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_MG_6181.jpg

        今年40岁的欧贤芹,看不出已是一位拥有三个孩子的母亲,略显年轻的她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据她介绍,不到20岁的她步入社会后,曾在一家医药公司跑销售,做过昭通、曲靖片区的销售经理,之后还在昭通开过4家美甲店。18年的销售及开店经历,丰富了欧贤芹的人生,磨炼了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努力,她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学历。

        2018年年初,欧贤芹打算回乡创业。她与丈夫康贵书在木杆镇银吉村流转了4800亩筇竹林采笋,并成立了大关县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近40万元流转土地120亩种植辣椒和八月瓜,由于种植地块地处河道旁,被夏季的一场洪水全部冲毁,种植蔬菜水果的打算严重受挫。

_MG_6070.jpg

        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大关县筇竹产业的发展,让欧贤芹与康贵书在大关“一县一业”的发展战略中看到了希望,通过多方走访调研,欧贤芹便与丈夫商量兴办一家竹材工艺品加工厂。二人妻唱夫和,在老家桃子坪搭棚建厂。简陋的厂房、落后的设备,开启了他们竹材加工的创业之路。

        竹材工艺品加工技术难度很高,没有技术怎么办?夫妻俩到处打听竹材工艺品加工培训,只要有培训和学习机会,康贵书一次都不会放过。可是,培训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皮毛的东西,关键性的技术还是不能解决和突破。于是,他们就出高价聘请技术人员到厂来培训;以订单合作分成的方式到厂里加工获取技术;在外订购竹材工艺品成品进行拆装学习钻研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合作社生产的筇竹火机、筇竹毛笔、筇竹手杖等产品,在南博会上备受大家的喜爱和关注,更增添了欧贤芹夫妻把竹产业发展壮大,把竹材工艺品加工做精、做强的信心。

6746f4436bd1508fc1bb3b1ce53390d.jpg

        2019年4月,合作社投资350万元开始组建新加工厂。为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欧贤芹到浙江所氏竹业有限公司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并从浙江、福建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把筇竹产品加工从简单工艺品扩大到了家具领域。

        2019年年底,欧贤芹在大关县旭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发展模式全面实行产供销全程服务,充分利用木杆镇筇竹产业优势,将筇竹加工为美观实用的工艺品进行销售,增加了筇竹的附加值,实现了昭通筇竹竹材开发零的突破,有效提升了大关筇竹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康贵书担任支部书记。坚持党建引领,公司将阵地建设与业务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每名党员在各自的责任区内各履其责,各显其能。在企业产业链条上、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上都有党员参与,让公司上下充满了勃勃生机。

_MG_6079.jpg

        走进公司厂房内,30多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对竹材进行调型、加工,一根根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竹材在匠人们的手中“华丽转身”,一件件筇竹工艺品慢慢地呈现在眼前。

dc7354d6cd3755101d5b5afb22d3ab1.jpg

_MG_6147.jpg

39cb6090f34861befb6dc528ece3e2d.jpg

        在产品展示区,筇竹加工的茶几、博古架、书架、花架等工艺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这些工艺品做工细腻精致,样式新颖独特。新研发的筇竹办公桌、办公椅、茶桌、沙发、茶几、餐桌、椅子、竹帘等数十种产品已远销广东、四川、贵州、江西、福建、陕西和北京等地。2021年,公司实现年产值750万元;2022年,公司年产值可突破1000万元大关。

_MG_6151.jpg

        据了解,公司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让附近群众实现了“家中就业,共同创业”。公司还把粗加工工艺分门别类,承包入户,方便老弱病残通过手工制作获得3000至5000元不等的收入,这对于困难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截至目前,公司为当地农户稳定提供了就业岗位259个,其中:残疾人15人、党员8人、脱贫群众132人、退役军人6人、大学生7人,就业人员每人每月可以获得3000至6000元不等的经济收入。

        公司利用筇竹研发产品,真正的做到了“变废为宝”,把原来的“烧火柴、楼竹子”变成可塑之“材”,让老百姓从先前的只有竹笋收入实现了竹笋、竹材双增收。自合作社成立3年来,共收购木杆镇农户种植的筇竹30余万根,让200余户农户平均每户增收3000元至6000元。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筇竹竹材的需求大幅增加,平时用来生火做饭的生竹材和烟熏老竹材都成了发家致富的宝贝,原来只值一两角一根的竹材升值到每根2-8元。优质竹材良好的价格吸引力,提升了群众对竹林养护的重视程度,只有竹林管护好了,才能采伐更优质的竹笋,也才有更优质的竹材进入市场,从而改变了竹农以前重采轻管的习惯,有效提升了筇竹产业的质与量,助推了全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欧贤芹与康贵书一路艰辛一路歌。公司董事长欧贤芹先后获得大关县“致富带头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南巾帼农业示范基地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当选为政协大关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昭通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关县第十三届工商联执委。公司总经理康贵书被评选为大关县“一县一业”筇竹产业“乡土人才培养人才”、大关县竹产业协会副会长、木杆镇优秀共产党员。

_MG_6051.jpg

        谈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欧贤芹信心满满。她说:“公司这次带着‘筇竹迈步产业路’这个项目参加中国创业创新大赛,在云南的选拔赛中顺利的入围国赛,感到非常高兴。接下来,我们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到筇竹产业中来,通过不断研发,把我们的产品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带着‘中国筇竹之乡’名牌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目前,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竹产业协会、四川竹产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发筇竹制品、筇竹衍生产品;创建传承课堂,开展筇竹产品制作、生产、工艺培训。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培养技术工人800人以上,带动周边老百姓2000人就业,扶持至少30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年产值上亿元的目标,为振兴美丽乡村贡献力量,让大关老百姓通过筇竹产业迈步富裕路。

640 (1).gif

编辑:张华

责编:朱睿

编审:徐靖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了解更多大关资讯。

二维码.jpg

主管:中共大关县委宣传部     主办: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870-3040153     投稿邮箱:dgxxwzx@163.com

滇ICP备案号:12004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