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悦乐“四重奏” - 部门乡镇 - 大关新闻网

和美悦乐“四重奏”

时间:2023-10-07 16:08:57    来源: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凌旭
近年来,大关县悦乐镇乘着乡村振兴“东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体”、推进环境整治“塑颜”、加强乡村治理“铸魂”、培育文明乡风“固本”,“四重奏”打造宜居宜业乡村,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因地制宜,叩开产业大门

 

 

每到茶叶采摘时节,棵棵茶树展露绿意,1600余亩茶园好似一块块绿毯镶嵌在座座山坡上。

 

走进茶园,村民们穿梭在茶树丛间,背挎茶篓,动作行云流水,指尖在叶片中翻转,只为拣选出色泽嫩绿的鲜叶。

 

一片片茶叶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也让乡村焕发了勃勃生机。

 

“领到茶叶款,欢欢喜喜过新年!”一位参加悦乐镇2022年茶产业收益分红仪式的村民,满脸喜悦地说。

 

近年来,为做好茶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悦乐镇多次邀请茶叶专家深入各村为茶农进行指导培训,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关县紫枞茶叶科技有限公司,全年收购春、夏、秋鲜茶叶。产量上去了,销路保障了,悦乐镇年均茶产业收入可超30万元,小小茶树成为带动群众奔向共富征程的“摇钱树”。

 

同样喜悦的还有种植筇竹、方竹的村民们。

 

悦乐竹子栽种历史悠久,栽种面积达30975亩,其中筇竹9645亩、方竹21330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有竹子。

 

为更好做强竹产业,悦乐镇邀请10名专家结对帮扶,采取“理论+实操”的模式对村民进行竹苗栽培和种植技术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大竹基地管护投入,助推竹产业提质增效;实行村集体经济公司兜底收购、统一运输,使企业采购不愁、竹农销售无忧。

 

截至目前,全镇竹林可采笋面积达23900亩,产量较2021年翻了3倍,产值翻了4倍。一根竹富一方人,正成为悦乐镇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好诠释。

 

 

整治环境,擦亮秀美底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是人们魂牵梦萦的诗和远方。

 

行走在悦乐的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整洁的村庄令人眼前一亮,穿村而过的硬化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参差错落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往日“垃圾随处丢,污水遍地流”的乱象已一去不返。

 

近年来,悦乐镇将拆危拆旧、农村改厕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着力打造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颜值”。

 

全镇累计拆除危旧房666户;实施“厕所革命”建成卫生公厕2座,改造农村户厕261座;投入资金1894.41万元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完成农作物晾晒场地硬化3325平方米,房屋墙壁改造2082平方米,入户路硬化1.94公里;推进绿美三年行动种植经济苗木40万株,林地面积达16.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7%,正逐步实现以美起来、绿起来助推富起来。

 

 

党建引领,健全治理体系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郡县稳。

 

近年来,悦乐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聚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堵点问题,精准谋划,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红色动能”。

 

利用“党建+网格”,实现“一网统管”。完善“镇+村(社区)+网格”三级扁平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镇党员放进网格,做到党员干部管“网”、群众知“网”。每月在网格内开展群众说事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和矛盾纠纷问题,网格内群众意见回应满意率、群众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均达100%,真正用实际行动搭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暖心桥”。

 

利用“党建+法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营造浓厚普法氛围,镇村组党员干部、片区民警等全面下沉普法一线,将法律知识送到每家每户,送到田间地头,让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根植到群众心里,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意识和观念。

 

 

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

 

 

“没有大操大办,没有烟花爆竹,这次花费仅6000多元。”刚给家里老人办完丧事的村民感叹道。

 

参加婚宴和丧事的人数要控制,酒席标准要控制,人情礼金要控制,超标一律退回……自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悦乐镇处处刮起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各村(社区)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建立“村两委+红白理事会”的自治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红白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报告制度。

 

同时,利用“乡风文明”文化长廊等载体,大力宣传勤俭节约、厚养薄葬的好典型,揭露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的危害性,并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开展移风易俗宣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陋习,积极主动加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让乡村之美,美在“颜值”,更美在“气质”。

法治守护你我他 禁毒防艾靠大家.jpg修改效能革命.gif

责编:白杨

编审:李自洪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了解更多大关资讯。

二维码.jpg

主管:中共大关县委宣传部     主办: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870-3040153     投稿邮箱:dgxxwzx@163.com

滇ICP备案号:12004977号-1